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调研:大学生“躺平”心态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2年03月31日 15:17     类别:教育类   总浏览:3144

2020年6月以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智库通过问卷、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对我国15所不同类型高校的2700余名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大学生的心态总体平稳、理性、乐观,但一种以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颓废放弃、瘫软不动等为价值取向的“躺平”心态开始在一些大学生中初现端倪且有蔓延滋长之势。主要体现为:
(一)政治观“外偏”
调研显示,时局的剧变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持续成高压态势。在对“疫情后国内思想论争更加激烈”“关于疫情的一些言论有明显的政治企图”“目前社会上的负面价值观呈增加趋势”“时下‘低级红’‘高级黑’现象有所加剧”等观点的判断中,有四成大学生表示“不确定”,思想认知相对欠缺,价值辨别力有待加强;57.9%的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了解程度为“一般”,还有14.2%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有三成大学生对“我能分辨出一些言论的别有用心和不良企图”的判断持“不确定”或“否定”态度;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主流价值观受到的威胁谈不上来,对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带来的影响“说不清楚”。面对错综复杂的观念形式,部分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出现了“躺平”。如对于恶意抹黑中国、制造事端的言论,有的“认为不会产生影响,置之不理”(12.1%),有的选择“保持沉默,围观”(18.1%),虽有87.9%的大学生“感到不满”,但只有17.7%的学生“自发地通过网络平台表达了不满、进行了声讨”;有的对“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是值得的”这一观点持“不确定”态度(27.9%),甚至有的对此表示“否定”(7.8%);另外,仅有63.7%的学生认为“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是值得的”。
(二)人生观“内虚”
调研发现,形势的变化使部分大学生的焦虑感、失落感、无力感、麻木感增强,存在发展内力不沛、健康珍爱不够、生存动力不足等“内虚”状态,故采取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要么无动于衷、得过且过,要么超前消费、及时行乐。有些人自愿被裹挟在“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躺下”“躺平即正义”“做条咸鱼,有什么不好”“做小确丧”等扭曲的观念中随波逐流,个别人甚至漠视生命。从调研情况看,仅有32.6%的学生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使“生命健康安全隐患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些学生漠视生命健康的淡薄心理和侥幸心态。调研显示,有的学生对疫情防控规定充满抱怨、排斥甚至随意宣泄谩骂;有的对熬夜、吃垃圾食品、不安全性行为等身体透支行为不以为然;有的锻炼意识差,体质虚弱,不能有效参与和完成基本的体育运动;尤为突出的是,有的学生在面对升学、就业、评优、婚恋、套路贷、家庭变故、传染病感染等带来的挫折时抗压能力不够,易产生轻生冲动。
(三)价值观“中空”
调研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社会的内卷化、经济的内循环化等叠加因素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带来了冲击,部分大学生内心“空荡”,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发展前途产生了颓废迷茫或“个人至上”的“躺平”心态,在如何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地位、爱情等关涉人生走向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认识模糊甚至存在极端倾向。一方面是懈怠迷茫。有的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18.7%);有的反应“同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交往障碍增加”(33.7%);有的表示“更担忧自己的前途”(45.2%),对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其中,37.1%的学生表示“实现既定目标阻力增大”;有的对出国留学受阻非常烦恼。
(四)世界观“上浮”
调研显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大部分学生都感慨“疫情面前,感到人类非常渺小,生命脆弱”,并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但有的学生却将这种感慨转换成了对自我世界认知观念的质疑和否定,甚至有的学生对人定胜天的人类主观能动性客观真理、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伟力开始持怀疑态度。还有的学生对现实世界、物质世界与理想世界、精神世界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产生了模糊性认识。
作为一种非理性亚文化,慵懒无力的“躺平”文化以或直接或间接、或隐性或显性的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具有很大危害性。

(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Copyright 2017 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