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南京大学徐雁教授来我校开展 “大学生阅读疗愈”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11-10浏览次数:18文章来源:图书馆

11月5日下午,在仙林图书馆四楼“世界之窗”,2025金秋“大学生阅读疗愈”分享会顺利举办,全国著名阅读推广名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徐雁教授应邀为我校大一新生,开展“大学生阅读疗愈”专题讲座。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高晓东、馆长程永上、副馆长张国军,负责承担此次活动的阅读推广部老师及图书馆其他部门馆员老师,2025级新生代表120余人,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高晓东主持分享会并致欢迎词,馆长程永上作分享会总结讲话。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高晓东致欢迎辞

活动伊始,高晓东书记介绍了图书馆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校园氛围,促进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图书馆继上半年春季读书节之后,下半年“兰台新韵”文化节举办的活动之一。

徐雁教授在活动现场作讲座

此次活动的开展,采用了讲授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共同围坐的新颖形式,师生共同面向教师要讲授的课件内容,一改往日教师站台上讲、学生坐台下听的传统讲座形式。采取此种师生围坐形式,既让同学感受到亲切自然,拉近了师生的关系距离,又便于师生面对问题互相交流学习。“爱读书,爱自己,爱世界(未来)……”,不仅是徐雁教授对所有大一新生的温暖寄语,更是他贯穿整场分享会的核心主题。首先,徐雁教授从帮助大一新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作为开场,让同学们认识到大学是人生中最富有的“时间资源期”,对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阶段。他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大学的四年光阴,脚踏实地追求“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多能超强”的成长成才路径。接下来,徐雁教授以“阅读疗愈”为桥梁,像是知心启智的大朋友,如话家常般对同学们娓娓道来、侃侃而谈,逐步引导同学们,如何以“爱自己”为支点,在书香中认识自我、抚平情绪、拥抱世界,开启一段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大学旅程。他强调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结合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交往、身份认同等问题的现状,为同学们深入解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被讨厌的勇气》《情绪小怪兽》《读祛心病》等中外名著的情感疗愈价值。他希望温和有力的“发展性书目疗法”,能帮助大学生在文字中找到共鸣、获得净化、实现领悟,从而达到心神上的疗愈。

活动现场

在分享中,徐雁教授倡导“幸福者退让原则”和“20分钟大自然疗法”,提醒同学们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要保持理性与宽容、克制与冷静;引用“读书身健方为福,种树花开总是缘”的古训,倡导同学们将阅读融入生活,通过阅读建立健康、积累财富、深化教育、获得集体认同。徐雁教授还展示了其团队研发的《当代大学生“情绪困扰”自助疗愈阅读书目(84种)》,书目涵盖“正视惶惑茫然”“澄清他人误会”“突破社交障碍”“认知成长过程”等十大情绪类型,为同学们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阅读指引。

活动现场互动答疑

师生合影

分享会特别设置了互动答疑与抽奖环节,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互动答疑时,同学们积极向徐雁教授提问,围绕“如何平衡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如何通过阅读建立自我认同”等问题展开交流。徐雁教授以“拿来主义”“锁定兴趣”“融会贯通”等阅读观作答,建议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像选工具一样选择书籍,聚焦情绪需求,实现“开卷有益”。活动为获奖同学赠送了《与内在小孩和解》《自卑与超越》《爱的艺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等疗愈系好书,鼓励大家将阅读变成日常习惯,在文字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图书馆馆长程永上作总结讲话

分享会最后,程永上馆长作总结发言。他再次感谢徐雁教授的精彩分享,认为讲座内容丰富,极富知识性与哲理性,并对此次活动灵活新颖的举办方式予以肯定。他鼓励同学们要热爱阅读,把阅读当作一辈子的习惯来培养,学会用阅读调适情绪、建设心理、提升韧性。他表示,图书馆将不断创新阅读推广形式,持续推进“阅读疗愈”服务,深化“阅读+心理”服务模式,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校园氛围、加强校园读书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供稿:阅读推广部

文字:孙艳

图片:曹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