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身是“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和权威参考价值的中国大学排名领先品牌。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以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进步为导向,依托自主研发的高等教育评价专利技术和“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支持,采用数百项指标变量对中国大学进行全方位、体系化、监测式评价,向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提供及时、可靠、丰富的高校可比信息。
排名对象: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排名对象是教育部最近一次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2年5月31日)中办学层次为本科,并且同时符合以下两项条件的高校:
- 2021年有本科毕业生;
- 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
教育部公布名单后至今(截至2023年2月15日)已更名、转设、终止办学的高校,在排名中采用变更后的信息。此外,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因情况特殊暂未纳入排名。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在教育部公布名单中是一所高校,但它们各自独立招生与办学,因此作为三所学校分别计算排名。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的转设路径。自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不再对独立学院单独排名,已转设为公办高校的纳入主榜或相应单科性大学排名,已转设为民办高校的纳入民办高校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最终排名对象共计1073所,其中公办大学842所、民办高校224所、中外合作办学及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7所。
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为保证高校之间的可比性和比较的公平性,“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设置了1个主榜(综合性大学排名)、6个单科性大学排名、4个非公办高校排名,以及艺术类高校名单,1073所高校根据学校性质和学校类型被分别纳入到其中一个对应的排名或名单中。
评价体系: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源自自主研发的可视化评价专利技术,依托“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支持,设置办学层次、学科水平、办学资源、师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端人才、重大项目与成果、国际竞争力共十个评价模块,细分36个评价维度,内嵌100项评价指标,涉及345个评价变量,是对中国大学办学水平的立体化监测式评价。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遵循“全面评估、分类评价”的原则,针对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大学的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进行排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指标体系、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单科性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软科中国大学排名(非公办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计分方式、指标定义及数据来源请参见:
https://www.shanghairanking.cn/methodology/bcur/2023#titl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