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听戏曲婉转,琴声悠扬(下)

发布时间:2018-11-28浏览次数:5840文章来源:图书馆

都说浮生若梦,人生如戏。其实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很多戏曲都有它们存在的必然性。透过小小的一折子戏,就能看出很多人生的无奈,理解人间的悲喜。
今天选几部戏聊聊感想,才疏学浅还请见谅。

《武家坡》——薛平贵与王宝钏
这段是整部剧《红鬃烈马》中的一个选段,讲的是出身名门的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贫苦交加时写下血书托鸿雁传书到西凉给薛平贵。薛平贵接到信后匆忙赶回长安,两人在武家坡前相见不敢相认。薛平贵便借问路来试探王宝钏,王宝钏坚守贞洁,逃回寒窑。薛平贵解释清了缘由,两个人才得相认。
在那个时代,没人觉得薛平贵所为有什么不妥——十八年在西凉,娶了公主做驸马,享尽荣华富贵。不曾给在长安的妻子任何音讯(他被人误导以为王宝钏早已改嫁)。可怜发妻王宝钏苦守寒窑吃糠咽菜,终于盼到丈夫时还要被丈夫试探是否守身如玉。
你说是阴差阳错也好,说薛平贵薄情也罢。我想说一下女主人公王宝钏。
她出身豪门下嫁薛平贵,与家里三击掌断绝了关系,义无反顾的赌上一切。她是个极其坚强的人,在丈夫未归的十八年,一个人撑起一个家;一个人默默捱过那漫漫长夜;独立忍受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
在那艰苦的十八年,王宝钏从不曾放弃,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在外又娶了一个女子时,会是什么感受?哀莫大于心死。在代战公主进门第三天,王宝钏暴毙身亡。一时间众说纷纭,有说王宝钏积劳成疾,突然病逝的。有说是代战公主嫉妒王宝钏正室地位投毒。有说是王宝钏自尽身亡。
于是,真相就被掩埋在时间的尘埃中,不再有人去想了。

除此之外,戏曲中的语言也是极其有趣的。有一段王宝钏与薛平贵对骂时王宝钏骂娘骂的极其高明:这锭银子我不要,与你娘做一个安家的钱。买绫罗,做衣衫,买白纸,糊白幡,打首饰,做妆奁,落得个孝子的名儿在那天下传。
瞧,一个辱骂的字都没有,但是句句讽刺。不得不感叹一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有赞美月亮时,贵妃醉酒开嗓便是:海岛冰轮初转腾。
美到了极致。
讽刺一个人野心太大,放到京剧里就是:你好比人心不足蛇吞象,你好比困龙痴想上天堂。
说到起誓,京剧便是掷地有声的一句:黄沙盖脸,尸骨不全。
京剧的戏词总是美的不像话。

《四郎探母》——家国忠孝两难全
宋朝杨家将的四郎,在与大辽的战斗中被俘虏,并招为辽国驸马;后来四郎的母亲佘太君再次挂帅征辽,两军对峙时,四郎想去探望母亲,但是大辽皇宫禁卫森严,没有皇帝的令箭,不得出宫,经过做公主的思想工作(答应公主一夜即回),最终公主决定帮助丈夫,偷出皇帝的令箭,让四郎得以去见母亲。
当一个人面对家国忠孝的问题相交错,无论是谁都会感觉无从下手吧。一边是自己的爱妻,一边是自己的家人。一边是屠自己满门的敌人,一边是自己回不去的故国。
抉择是那样令人痛苦,痛苦到曾经在战场骁勇善战的将军也默默在房间里落泪。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痛苦又怎么会因为性别而削减?
其实,无论时空如何转变,古今中外的人性永远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相隔这么久,我们读到经典时依然会热泪盈眶的原因。
愿我们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