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寻梦环游记》——唯爱与梦想不可负

发布时间:2018-11-28浏览次数:5840文章来源:图书馆

前言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公平的事情,但唯有一件事是公平的,那就是,每个人都将走向死亡。
前几天补了去年大火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以幽默诙谐又有些轻松的笔调来描述这件本应该沉重而严肃的事件。
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半球的墨西哥,以墨西哥的传统节日亡灵节作为背景。尽管是对死者纪念的日子,墨西哥的人们却不悲伤。相反,而是一个充满色彩的节日;人们用食品和其他东西为死者布置祭坛;在公墓里弹奏音乐,并且写一些‘骷髅’诗互相取笑,是个非常欢乐的节日。
墨西哥人认为,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正是由于此,同样是纪念死者的方式,他们并不悲伤;而中国的清明节是严肃而悲伤的。也是因为两个国家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


关于电影

简介
一个鞋匠家庭出身的12岁墨西哥小男孩米格,自幼有一个音乐梦,但音乐却是被家庭所禁止的,他们认为自己被音乐诅咒了。在米格秘密追寻音乐梦时,因为触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灵土地。每年的亡灵节日,逝去的家人都会返回人间与亲人团聚,但从来还没有人去到过亡灵的世界。米格被多彩绚丽的亡灵世界所震撼,而更令他的惊喜的是,他重逢了失去的母亲和祖辈们,一家人要想办法将米格重新送回人间

有感而发
影片一开始便介绍了米格家的历史——一个对音乐极度厌恶的鞋匠家庭。生长在这个环境的主人公米格却是一个狂热的音乐迷,他从小便有惊人的音乐天赋。
而这些暗含着的矛盾,终于在亡灵节当天爆发了小冲突,矛盾升级。
米格发现自己的曾曾祖父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时,他难以遏制激动的心情,向家里人宣布自己要成为一个音乐家。在家中位高权重的奶奶怒不可遏,当场摔了所有与音乐有关的东西。米格因此扔下了许多过分的话,负气离家出走去追寻梦想。
当梦想与家庭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抉择?是抛弃家庭,勇敢追梦?还是牺牲梦想,保全家庭?
这两个选项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观念的不同会导致选择不同,仅此而已。你无权指责任何一种选择。
我的回答是:你的人生,应该由你自己做主,你可以接受比你更加有经验的人的建议,相信自己的判断,走好自己的人生。
还有一点,永远不要在生气的时候不受大脑控制说出任何话,更不要轻易伤害爱你的人。家永远是你的港湾,而家人才是比任何人都要长久的存在。
千言万语融汇成一句“nothing is important than family.”

在亡灵之境,米格遇上了因为无人供奉而无法去往人间的埃里克。在两个人去向埃里克的老友借吉他的时候,提到了一个“终极死亡”的概念。
并不是人的肉体死亡了才是死亡,只有当你被全世界遗忘的时候,你便走向了终极死亡。
死亡并不是终点,忘记才是。爱的对立面并不是恨,而是忘记。
当你死亡时,你在生物的意义上消失了。但当你被所有人彻底忘记时,你在各种意义上便不在了。


关于死亡文化
关于死亡,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

中国一直遵循着死者为大的心理。在中国,死亡是严肃的,悲伤的,死后要去碧落黄泉。   若是心愿未了,也会化作鬼魂。
中国的清明节大多要上山祭祖,气氛大多萧瑟凄凉。
关于死亡,中国也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比如三生石,忘川水,孟婆汤等等。都是人们对死后世界的一种猜测和探寻。

日本
日本的死亡文化就很有意思了,尽管与中国大同小异,但是他们创造出了自己的一套死亡美学。
他们认为死亡是十分美丽的事情,这种观念也很广泛的体现在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中。
泰戈尔的《飞鸟集》里曾有一句话:让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可是这句话放在日本就非常不合适了。日本人讲究生前安静沉稳,不给人添麻烦;而对于死亡,他们更加向往“美丽的死亡”。
这种观点或许有点病态,但是确实也代表了部分日本人的观念。

朝鲜半岛
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国的中秋节),是朝鲜的秋夕节。朝鲜半岛的秋夕节,除了全家团聚之外,也是追忆祖先恩德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祭祖和扫墓。其重要程度堪比春节,是一个极其大型而庄重的节日,由此也足以看出他们对这方面的重视。

墨西哥
正像电影里的那样,墨西哥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这足以表现出墨西哥民族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对待死亡的幽默态度。
人们在墓地通往村庄或者小镇的路上撒了黄色的花瓣,让亡灵循着芬芳的小路归来。晚间,在家门口点上南瓜灯笼,为亡灵上门引路;在祭坛上摆着玉米羹、巧克力、面包、粽子、辣酱、南瓜、甜食、甜点等供品,让亡灵享用。

关于死亡教育
作为一个多年受国内教育的人来讲,国内的“死亡教育”做的还是不够的。我们会听人讲什么是几何代数,什么是唐诗宋词,什么是善恶美丑。却很少有人能和我们谈及什么是死亡。
私认为,国内中小学阶段就有必要了解这些内容。而不是在大学英语课才开始谈“We are all dying.”
死亡,并不应该是一个值得让我们回避的话题,而是一个迟早会面对的事实。

作者的话
其实死亡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好好活下去。
我是南京财经大学源来读书会的柳扶风。
我的小目标是,
写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文章。
谢谢你看到这里,对看到最后的你深深鞠躬。认真看完这篇原创文章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