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图书馆首页
-

例:1990-2000

外资在中国“圈地”的反思

时间:2012年12月12日 08:00

中国入市十余载,农业却经历着内外交困的变局,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博弈中艰难行走。如果说“走出去”面临多国政策限制而困难重重,那么,外资对国内农业领域的步步深入却横刀直入。不对等的关系必将瓦解“中国在境外农业投资属于新殖民主义”的危险论断。中国农业“走出去”在着力有效利用国外闲置土地和富足农产品资源同时,强化着当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对当地农民就业起到了重要补充,实属两全其美的事情。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外资在中国肆无忌惮地“圈地”,不仅对国内粮油行业造成了一波波的冲击,更在大豆产业集体“沦陷”之后,将中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粮油品种定价权纳入自己利益控制范畴,导致国内粮油产业遭遇外资垄断的扭曲面孔,中国农业产业所面临的隐患已危机重重。   一部外资粮油寡头在中国的成长史,其实就是国内大豆产业节节败退直至“名存实亡”的历史。外资在食用油消费观念、大豆原料掌控、物流布局等方面一直把国内压榨商远远甩在身后,就意味着内资企业失去了争夺市场份额的时机和空间。   源于消费升级的支点   我们熟悉的外资粮油企业,如益海嘉里,在中国粮油市场的开拓,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还只有嘉里粮油,2006年底嘉里粮油与益海集团合并组建成丰益国际,虽然是郭氏家族兄弟之间的交易,却交叉覆盖了不同市场,成为后来中国油脂行业当之无愧的寡头。   当年,郭鹤年看准了中国这块大蛋糕(当时中国植物油年消费大概在1700万吨左右),进入中国市场的观念要提前于现状一步——叩响“小包装植物油”的消费概念。1980年的中国,基本上食用的是散装油,不仅杂质多、油烟浓、卫生差,甚至完全没有健康、国际标准的概念。嘉里粮油就在这种背景下,在深圳蛇口设立了南海油脂公司,并首次将第一个小包装食用油品牌“金龙鱼”推向市场。   之后,随着“金龙鱼”的走俏,中粮集团曾与丰益公司合资建厂,并使用“金龙鱼”品牌,后来却发现品牌注册地是在新加坡,归属于郭氏公司名下。至1999年前后,中粮集团决定与丰益公司分道扬镳,并创立了“福临门”品牌。   虽然益海嘉里的进入,是从消费观念升级入手,但却率先抢占了市场份额,以致于后来的“福临门”等品牌只能被压着发展。而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在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嘉里粮油先后建立了深圳、上海、天津和青岛四大粮油生产基地以及防城、成都、西安、营口等十几个生产加工点,覆盖全国市场,构成了非常庞大的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体系。   据了解,嘉里粮油的生产基地从南到北大多选址在沿海城市,不仅交通方便,利于油料进口采购,可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辐射范围较广,有利于对市场板块的掌控。   在内资洗牌中大肆扩张   自中国入世以来,大豆进口速度明显加快,2002/03年度进口总量高达2142万吨,较2001/02年度1038万吨的进口量增长了106%,对外依存度高达77%,首次超过50%。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压榨企业的原料重心只能依赖于国际市场,间接增强了美国对大豆的国际定价权,而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就成了粮油行业者必读的“圣经”,对行情的影响力非常大。   2003/04年度,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美豆和南美洲大豆上市前后,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出现了急涨暴跌行情,而导演这种剧烈波动行情的幕后推手便是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他们利用期货市场把大豆价格推涨到4300元/吨的历史高价,使中国大豆压榨企业被迫在高位接单,约购买了300万吨美国大豆,随后又把价格打到3100元/吨左右,导致内资企业在暴跌中陷入了严重亏损,幅度大约在500-600元/吨,并且许多大型企业也未能幸免,于是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波“大豆危机”,当时大量抗压能力较弱的企业都被淘汰出局,大约70%左右的国内压榨商陷入停产。   然而,具有雄厚资本的外资巨头便趁机介入中国市场。有关资料显示,通过低成本的兼并、重组或收购,国际四大粮商控制了全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的产能高达85%。当时中国市场也曾传出外资试图参股九三油脂集团的消息。   实际上,跨国粮商之间相互持有股份,是牢牢捆绑在一起的,他们联合起来利用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资金优势,迅速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跑马圈地”。据了解,目前国内90多家大型压榨企业中,有64家已经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   全方位锁定大豆产业链   外资粮商控制油脂贸易、流通环节,这个比较好理解,毕竟其在扩张之时就考虑了物流成本、区域辐射力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如何控制了上游原料的种植,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一方面,长期以来,进口大豆价格远低于国产大豆(2008年行情暴跌后进口大豆要便宜近1000元/吨),迫于生产成本的压力,国内压榨商纷纷采购进口大豆,导致国产大豆无人问津,卖豆难加上种植效益明显低于水稻和玉米,豆农们纷纷弃种大豆,导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萎缩,产量逐年下滑,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国产大豆话语权逐渐缺失。   另一方面,2005年开始,跨国粮商又将触角伸向了国内大豆主产区,并在东北地区收购非转基因大豆。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巨头却将高价生产出来的非转基因大豆油,以远低于进口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推向市场,这种惯用的价格战导致中国消费者被动地逐渐接受所谓的好油——转基因大豆油。由于资金雄厚,跨国粮商以压低价格不赚钱的手段逼迫内资企业低价抛售,导致2006年国内油脂企业再遭重创。当时东北半数以上的油脂企业相继处于倒闭、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而丰益国际却趁势再度扩张,成为占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近85%左右份额的佼佼者。   实际上,由于丰益国际掌握了全球棕榈油市场的支配权,也意味着在生产小包装油或调和油上有绝对的原料成本优势。不难推断,在地沟油打击尚未盛行之前,国内棕榈油搀兑需求非常火爆,而因调和油的比例迟迟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丰益国际也就可以多选用价格低廉的棕榈油,这样就对油脂原料进行了控制。数据显示,2011/12年度全球棕榈油的贸易量为3887万吨,而益海嘉里通过在棕榈油生产大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大量购买油棕种植园,抢占了世界棕榈油60%的贸易量。这就意味着,中国现在每年600多万吨的棕榈油进口中,就有大约350万吨的数量是从益海嘉里手中购买。   内资已被逼到死角   被誉为“大豆行业最后守望者”的九三油脂集团,曾经在进口大豆横扫中国市场的几年时间里,其旗下的东北五家压榨厂一直坚持使用国产大豆,虽然有政策的扶持,但由于进口大豆成本的优势,令九三油脂毫无竞争力可言。2008年是国储托市的第一年,大豆托市价格为3700元/吨,而进口大豆的价格为2700元/吨,由此导致九三油脂无法维持生产,令其在黑龙江的五家工厂全部停工。   而近两年,因九三油脂在主产区以低于国家托市价的价格向农垦和农户收购国产大豆,导致部分农垦已不愿意再将国产大豆卖给该企业。今年年初,九三油脂在缺乏原料的情况下,不得不对外宣布要使用部分进口大豆作为压榨原料。应该说,这与益海嘉里在东北的收购动作有关。益海嘉里以高于九三油脂和市场的价格,逐渐打破了九三油脂和农垦、农户之间平衡的贸易关系,正在一步步抢夺国产大豆的资源。   据了解,早在2008年7、8月份,市场上便传出丰益国际将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虽然后来因国家的托市政策搁浅,跨国粮商们却仍在东北地区“招兵买马”,进一步垄断人力资源的优势,以致于后来对东北油脂行业的市场信息了如指掌。但内资企业要了解巨头们的信息却非常难,可以说,信息的不对等,使内资企业总是落后一拍。   在跨国粮商全方位控制中国油脂产业同时,内资企业要破茧成蝶,扭转局面已非常困难。虽然中国未来需求仍有增长的空间,但现阶段已经陷入到严重的压榨产能过剩的局面,到今年年底国内大豆压榨产能将会达到1.25亿吨,意味着产能过剩率已经超过50%。而在新增产能中,以中粮集团、中纺集团和中储粮位居前三甲,乍一看,中资企业有追赶的潜力,但其实,这种追赶可能已经晚了十年,且会导致压榨产能进一步过剩,并无意推高国内大豆的实际进口需求,助推大豆价格走高,且外资企业仍在扩张,两者之间的差距很难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中资企业作为后起之秀可抢占一半市场份额,但也可能是为外资做“嫁妆”。国内第二大小包装油品牌“福临门”,虽是中资背景出身,但ADM、丰益集团也参股其中,同时,ADM也持有著名品牌“鲁花”的股份。由此看来,中资企业对油脂产业的争夺,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品牌控股的争夺,决不能在培养无比强大的外资对手的同时,又失去了油脂品牌控制权的抢占机遇。   

Copyright 2017 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