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图书馆首页
-

例:1990-2000

牢记“春捂秋冻”不生病

时间:2007年03月30日 08:00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已让我们感觉到了春天的脚步。 人们常把春季作为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不少人已开始脱下厚重的冬装,换上春服。特别是爱美的年轻人,已迫不及待的穿上娇艳的裙装或衬衫,甚至有人都穿上了汗衫。然而根据劳动人民总结的经验,“春捂秋冻”才能不生病。 春季到了,天气转暖了,人们为什么还要“春捂”呢? 我们知道,春天和秋天都是过度季节,但它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春天,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特别是气温乍暖还寒,冷暖骤变。根据北京地区气候资料的分析表明,春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为18.9°С,秋季则为18.2°С,春季高于秋季0.7°С;春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1°С, 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7°С,春季比秋季反而低0.6°С。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比较低的。虽然春天已回暖,但冷空气活动次数仍多于秋季,还时常有寒潮入侵,往往出现倒春寒天气,很容易让人们不适应。 人是一种恒温动物。在寒冷、多大风、空气干燥、日照短、气压高的天气刺激下,人体各部生理机能必定要进行相应的收缩和调整,以达到减少热量消耗,保证肌体战胜寒冷气候所必须的热量和营养的供应。相反,人体在长日照,光强日益增强,气温迅速回升的天气影响下,各部生理机能和代谢速度必然要相应增强,生物韵律节奏比冬季大大加快。这是由于光照和气温是人体生物韵律快慢的主要“调节剂”的缘故。在此之际,时而呈现冬季气候特点,时而又为春季风光,反复多变,冷暖不定。因此,人体的生理机能一会儿为冬季收缩型,一会又为春季亢进型,需反复变化调整。一旦调整不及或反复调整导致肌体疲劳,使肌体防病、抗病的能力下降,易患发某些因病菌引起的疾病,如流感、肺炎等。此时各种生理组织也极易出现故障和损害,患发关节炎、心脑血管破裂、精神系统部分功能失调等。 因此,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天一热就急忙脱衣服,就不能完全适应早晚的温度,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发烧。因此,春季一定不要轻易减少衣服,多注意保暖,多“捂一点”比较好,搞好春季保健,才能不生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Copyright 2017 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