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图书馆首页
-

例:1990-2000

关于粮食产业化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7年03月23日 08:00

粮食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既是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重大措施,也是粮食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培育龙头,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在粮食产业化经营中起着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的纽带作用,是实施粮食产业化的核心。回顾菏泽市10多年的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历程,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一是粮食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科技水平低,这种小、少、低的状况缺乏对粮食产业的辐射力和对农民的带动力。二是企业生产、加工链条短,粮食产品的增值率低。从横向看,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弱,推向市场的新产品数量少,附加值含量偏低,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从纵向看,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率偏低;以菏泽华瑞食品公司为例,该公司侧重于等级粉、高筋粉、自发粉等各种高档面粉的研发,而对面粉、麦胚、麸皮的深度加工研究不够。三是产业化的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订单履约率偏低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粮食产业化的发展。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粮食产业化链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粮食产业化就难以有大的发展。笔者认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应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速规模膨胀,把龙头做大。企业产权制度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引导中小企业以产权为纽带,组建新的企业集团,做大企业规模,发挥规模效益。要重点扶持那些规模较大,拉动力和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在规模、原料、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市场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全面带动粮食产业化的发展。在菏泽相继落户的一些大型民营粮油企业,如中粮艾媳盟菏泽分公司、鲁花定陶分公司、东明五得利面粉有限公司,这些企业规模大,设备先进,对粮食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强,他们都在积极探索参与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 第二,培植核心竞争力,把龙头做强。要着力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技兴企;人才兴企的理念,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广泛引进管理、经营、技术人才,提高整体素质;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企业的知名品牌,全面提升企业素质。要以质量创品牌、以广告宣传塑品牌、以市场闯品牌、以信誉保品牌,把企业的品牌做到家喻户晓。 第三,努力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就要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积极更新加工设备,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开发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要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就要在营养口感、形态、包装等方面突出特色,以特色吸引消费者。使企业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二、发展订单,进一步夯实粮食产业化的基础 订单收购是粮食产业化的基石,同时也是粮食产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坚持以订单引导生产,靠订单实现粮食的有序流通,这是粮食产业化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成功做法。菏泽市参与订单收购的国有民营企业已扩展到150余家,既有华瑞、双羊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也有国家粮食储备库大型’粮食购销企业。订单面积已经超过300万亩。订单履约率低是制约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顽疾;在加工环节,菏泽如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收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方式,就难以实现由粮食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转变。,采取得力措施,尽快提高订单覆盖率、订单履约率和加工增值率,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第一,要着力提高订单覆盖率。粮食加工龙头企业,要配合有关部门从优质粮食生产的源头抓起,通过加价收购吸引优质粮订单,进而建立起自己的优质粮源基地。粮食购销企业应实行全员订单收购,把收购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确保订单任务落到实处,提高订单收购的覆盖率。 第二,要全力提高订单履约率。订单农业的兴起,为农产品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面对市场的千变万化,企业和农民都存在短期行为。市场行情好,农民舍不得把粮食卖给企业;行情不好,企业也不愿多掏钱收购订单粮食。由此,导致了订单履约率的低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任何一种形式的订单都是一种契约,都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诚实守信是合同履约的必要条件。因此,要规范订单农业,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利用粮食经济人及中心会员组织签订订单并监督订单的履行。企业内部要把订单履约的成效与员工的薪酬收入挂钩,以此调动职工抓好订单履约的积极性。 第三,下大力提高订单粮食的优质品率。订单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起引导作用,依靠订单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粮食品种。龙头企业根据市场畅销的粮食品种与农民签订订单。加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原粮,就同农民签定什么样的订单,提高订单粮食的优质品率。要主动帮助农民解决好种籽、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问题,向种粮农田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促进和加快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思路,推动粮食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创新永远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粮食产业化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实施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粮食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1.完善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内部机制;一是推行股份合作制。调节好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合作体制才能维持好,运作好。二是建立较为完善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关键是建立三种运作机制,即合作组织内部利益互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以此规范合作各方的行为,确保产业化合作组织的正常运行。三是要建立产业化经营风险基金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可通过政府补一点,龙头企业拿一点,从基地、农民的销售收入中提—点,建立风险基金,搞好自我保护。四是完善合同制度,明确产、加、销各方的权利义务,确保产业化体系内部各环节协调发展、有序进行。 2、大胆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方式。一是龙头+基地+农户模式。这是目前粮食产业化的主要模式,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企业应大力扶持专业户或专业村,构建市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的基地建设新格局,以期收到良好的集约经济效益。二是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建立优麦协会、粮食生产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或通过乡镇、村级组织发挥农业中介组织业化向纵深发展,不仅需要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主导产业,而且需要拓展跨行业经营,不断培植新的优势产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企业、粮食经销企业等,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搞好出口贸易。菏泽芦笋、大蒜、辣椒产量大,品质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菏泽国家粮食储备库、菏泽华瑞食品公司等单位,先后与日本、韩国签订一批大蒜、辣椒出口合同,按照对方提出的质量要求与农民签订大蒜、辣椒种植收购合同各2000亩,企业与农民都可从中获得较好收益;有的粮食企业正在建立芦笋加工生产线,准备加工芦笋出口。在跨行业经营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四、创新服务,优化粮食产业化的发展环境 推进粮食产业化快速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健全服务体系,搞好配套服务,重点为三大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信息网络,将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专业大户和生产基地连接起来。建立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地方经济法规,,国内外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及新技术等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产业化经营组织,为企业和农户的经营决策服务。二是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横向联合,形成推广机构与其他组织互为补充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格局。要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接受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三是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粮食行业协会和专业协会办成会员之家、企业之家和百姓之家。各级协会要真正成为连接农产与龙头企业、企业与政府、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还要加强农村服务社和城镇连锁店的建设,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根本,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城人乡括动,让消费者买得舒心,吃得放心。

Copyright 2017 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