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图书馆首页
-

例:1990-2000

我国大豆产业遭受国际竞争巨大冲击

时间:2007年02月28日 08:00

中国质量报:据悉,我国大豆主要产区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面积今年将进一步缩减,减幅会在10%左右, 大豆的生产前景仍然渺茫。 由于豆价低迷,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部分农民已陆续改种玉米、水稻。但因地处高寒,黑龙江省 的黑河、绥化北部及建三江部分地区,如果放弃种植大豆,会很难找到有市场和效益都理想的替代品种。有关 人士认为,没有替代作物的黑龙江北部地区农民将面临生存问题,无论从经济振兴还是社会进步的角度讲,大 豆产业都“丢不得”。 在东北及黑龙江油用大豆竞争力弱小的同时,我国食用大豆消费却呈现逐年稳步增加趋势。由于人口的自 然增长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食用大豆消费量开始增加,虽然没有油用大豆消费增长速度快,但是增长幅度和速 度相对是稳定的。大豆蛋白因其安全性和环保性,除应用于食品领域外,已在医药、纺织、化工等领域越来越 多地受到关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这一形势直接拉动了市场对高蛋白大豆的需求。 面对诱人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国外资本越来越多地参股、控股国内油脂龙头企业,国内大豆加工业几乎 全部被跨国企业垄断,大豆加工业“拉美化”现象日益明显。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大豆产区豆价低迷,农民种 豆效益下降,许多地方出现了“弃豆”的趋势。业内人士综合分析认为,由于下游的油脂加工业大部分被外资 控制,国产油用大豆市场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但作为大豆故乡,我国仍然占有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而且北方 仍有数百万农民不得不以种植大豆为主要生计,因此建议国家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上做出调整,在我国大豆主产 区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避开国际大豆商的锋芒,实施“差异化”战略应对国际资本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冲击。 国产大豆的低迷主要来自于进口大豆的冲击。外资企业自2004~2005年大规模进入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后,目 前已控制了70%以上的压榨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跨国粮商逐步垄断了我国大豆的进口,使国外大豆源源不 断进入我国,而将我国本土大豆逐渐排挤出油脂企业的采购单。在外资的强大攻势下,过去一直作为大豆加工 业主要原料的国产大豆处境艰难。2003年东北地区每公斤大豆售价2.8元左右;2005年跌到2.2元,豆农收入 损失高达67亿元;2006年豆价虽然有所回升,但每公斤也仅在2.4元左右,而且部分地区还有价无市。豆价低 迷导致产区部分豆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弃种大豆,大豆种植面积出现萎缩趋势。 全球大豆蛋白产量近年来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2000年大豆蛋白产量达到100万吨,此后产量增幅平均每年 在6万吨左右。我国食用大豆消费也呈现逐年稳步增加的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关于全国大豆平衡分析预计, 也反映出我国食用大豆消费量在逐年稳步增加。按照有关专家预计,2005/2006年度我国大豆蛋白工业原料需 求约100万吨,而且今后几年将以每年15%即15万吨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居民食用及食品消费如按3%增长计 算,每年也应增加30万吨以上。 目前,黑龙江食用大豆的外销量已经超过油用大豆。近几年,由于其他省份大豆产量变化不大,国内油用 大豆需求增加靠进口补充,而食用大豆的需求增加需要黑龙江省补充供给,因此全省食用大豆外销量呈现逐年 递增的趋势。据中国大豆网统计,2005/2006年度,黑龙江省出省单一用于榨油的大豆数量占出省总量的37.3 %,蛋白加工、食用、出口、期货则已占到62.7%。 此外,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明显高于转基因大豆15%~20%,我国大豆应充分利用非转基因的 优势,努力拓宽国外市场,扩大大豆出口份额,以新的空间减轻进口大豆的压力。 由于我国农民大豆种植分散,受种植意识、出售习惯、流通环节复杂、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影响,农民种植 大豆很难卖上高价,而且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也很难。因此,建议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引导我国豆农用“差异化”战略应对国际资本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冲击。黑龙江省虽然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但目 前全省乃至东北大豆产区高蛋白大豆品种仍然比较少,国家不给种子补贴,种子研究培育几乎不给经费,农民 对高蛋白大豆发展前景认识不足。同时,目前的种植方式、收获方式、流通环节等仍然是制约高蛋白大豆发展 的因素。 针对现状,专家建议:东北地区应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种植。充分利用WTO赋予成员国 的权利,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对大豆产业采取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尽快建立非转基因大豆 保护区,强化大豆食品安全。通过生产非转基因的绿色、有机和无公害的安全的高油、高蛋白大豆及产品,以 提高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Copyright 2017 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