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批判性思维素质:因何缺乏,如何补足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8日 09:37     类别:教育类   总浏览:3454

关于问题对思维、创新的重要性,很少有比教批判性思维的人感受更深的。批判性思维强调探究实证来发展知识,探究即以问题为导向,其方法的最早来源就是批判性思维的鼻祖——苏格拉底问答法。其实,有两个事实应该早已经是常识:一是问题是认识进步的必要条件,没有好问题,就没有新发现;二是中国学生提不出问题。 
欧美教育界对中国留学生的普遍印象也是这样:一个是课堂上沉默,一个是不会分析和论证性写作。后者的原因之一,也是不知道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一位留学生写了一篇论述世界GDP增长的文章,老师批复说,你对GDP问题的那些基本构成要素都没有涉及。学生这才醒悟到,有意义的研究原来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
这两个事实结合起来,结论早已显而易见:我们的学生无法发展认识和创新。虽然我们早已提出要创新的国策,但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个创新的必要条件却一直缺失。
为什么?部分原因在于,它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和根深蒂固的。
这里的“问题”,自然是指研究性问题。研究的本质不是获得更多现成知识,而是发展新知。好的研究性问题常来自于观察实践和学术争论两者的结合。研究生们提不出问题,究其原因,还要归于两大方面——做好任何事的两大条件:意愿和能力。一是他们想不想提出问题,二是他们能不能提出问题。
首先,提出好的问题需要对研究对象有好奇心、对观察和求因有兴趣。这个意愿在我们的研究生中普遍存在吗?人们指出,研究生们不主动思考。但是,孩子天生就是对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的。去年,我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提问、发言的情景,印象深刻。
怎么到了大学,这些主动性和活跃性都消失了呢?想想看,我们的家长是否对小孩子追问为什么的问题没有耐心?我们是不是想告诉现成答案,叫他们当知识记住就好了?这个习惯隐含着理解的密码:我们文化和学校教育的第一理念,不是探究知识,而是学习知识(虽然也必要),并且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记忆书本知识。一位在北大任教的西方教授看到他的学生只知道记住更多知识,而不知道思考,曾感慨地说,中国没有创新的文化。
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也是导致研究生提不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研究生”都是想做研究的吗?数据已经否定这一点。很多人理解的“研究”,不过是再记住一些知识、考得学位,以此去做官、致富或者至少过上安逸的生活。
可见,既然教育目标和价值观起点都不是探究,如何能够形成提研究性问题的必要和习惯?加上山一般的知识记忆的重负,自主提问、质疑的意愿也就随着人的好奇心、主动性和兴趣,一起消失了。
其次,在于能力的欠缺——提出好问题,除了意愿,还要会。这就需要研究生知道什么是好问题,如何通过分析问题来探究新知和解决问题等。这些知识和技能,不说研究生,很多导师也不具备。每个人都在说“问题意识”“问题分析能力”,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具体指什么。这是我们教育的另一个缺失。
所以,“研究生”们既不想提,也不会提,如何会有好的研究性问题?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相对容易一点的是改善技能。学生和导师们都需要学习批判性思维方法。通过相关教材(比如《批判性思维十讲:从探究实证到开放创造》)了解:1.根据具体的理由来质疑;2.好的探究性问题的标准;3.问题分析方法;4.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些会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好的探究性问题,怎样从分析问题入手来探究、寻因、发展知识和解决问题。
将学知识调整为探究知识,意愿的改变更难,因为这是改造文化、教育和社会价值观的重点。不过,可以从局部改革开始,学生在小学、中学就要以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为指南,突破膜拜学习书本知识的传统,培养质疑探究实证的素质,为未来输送真正有意愿和能力的“研究”生。
这需要综合的努力,且不会立竿见影,但批判性思维教育耽误一天,创新的目标就会耽误一天。
 
(摘自《中国科学报》2020年9月15日)

Copyright 2017 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